找到相关内容1976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地藏道场九华山

    这样三个方面:(一)佛说法轮,一一与世间帝王治 世 能力相譬,说明佛威力之大及其救度众生的方法步骤;(二)显彰地藏菩萨的种种神力以及有 情众生至诚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所能获得的种种福德利益...百余平方公里,北邻长江,南隔太平湖与 黄山风景胜地相望。《青阳县志》谓九华山山峰“得名者四十八”(或谓有九十九峰,大概 是附会金地藏活九十九岁而来),主要者如天台峰、莲花峰、天柱峰、王峰、玉屏峰、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5469493.html
  •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1)

    主要有《梵网》和《瑜伽》两类经典。日本台密主要是按《梵网经·律藏品》制定的,其戒相为重禁戒、四十八轻戒。重禁戒又称波罗夷,为严重的禁戒,即: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酤酒戒、不说过...一切王(法王、转轮王、鬼王、魔王等),、欲绍三世化导众生。欲得这种意乐,是发大心的表现,因此,应当给予授戒。   择道场,包括选择两道场:即外道场和内道场。安然认为,外道场可以“随缘开场”,如“...

    朱封鳌 等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3369607.html
  • 往生路上的歌唱:净土宗的音乐与音乐哲学

    大海,而有泉河处处交流,其水或阔由旬、二十由旬、三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深十二由旬。其水清净,具八功德,出微妙声,譬如百千万音乐之声遍诸佛刹,一切众生闻者适悦,得大快乐。  (《中华藏》64:...有不愿闻激流之响,虽获天耳,终竟不闻。或有愿闻,即时领悟百千万喜爱之声:所谓佛法僧声、止息之声、无性声、波罗密声、力四无所畏声、神通声、无作声、无生灭声、寂静声、边寂静声、极寂静声、大慈大悲声、无...

    听 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3869612.html
  • 起信论解惑

    汝言性极违  反,不成增上者,则三世诸佛何以度生一切异生?何能断惑  ?如是说者非落断边,即堕常边,是真邪因论矣。  诸经论说真如有表有遮,如成唯识论卷,说真如  :其一遍行真如,四无摄受真如,...欲建立因果不乱,故说有漏无漏种子,  无始法尔而有,若惟本有种子而无始起,则诸转识不能与阿  赖耶识互为因缘,若惟始起种子而无本有,则见道等有为无  漏,既无因缘,应不得生,故曰有漏不应为无漏,勿...

    唐大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1469651.html
  • 三论游意义

    方可解也。至理非有非无非因非果。而涅槃以无所有为宗。大品以有所无为宗故。依涅槃经辨不有有。无亦然。不有种者。一就体明不有有。二就侧明不有有。三就假有明不有有。四就举用结体明不有有。五就万法明不有...三论游意义 硕法师撰   略有开四重(一明经论游意。二明四论大归。三明中观宗者。四明无方问难也)   第一明经论游意者。略明三。一者明人论菩萨不同。二明诸经论不同。三者所化缘利钝不同也。此...

    硕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1969657.html
  • 佛法的今古对话:从“废除八敬法运动”论教义的解释

    发生的事情》一书中提到大爱道比丘尼请求佛陀让比丘僧尼依受戒年岁次序顶礼时,佛陀不答应她,理由是因为连外道(即其他宗教)也没有如此做。Meddānanto提出:“佛陀制戒通常都以“和合僧利益”为理由...期,(1996年5月15日):页 41-59。  [6] 恶骂的巴利语为 Akkosidabhbho,指的是 Akkosa vaddhu 责骂的语句。  [7] 汉译《中阿含》T02.0605c...

    萧贞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25169834.html
  • 净元法师著:痴心梦语第四辑(2)

    的是出世间事,根本与世间事无关,所以,“圣人无业”,是从出世间的境界立论,不是什么消减世间业报之类的邪说。至于世间福报的获得,非从灵修等而来,而是行善业、除恶业的结果。恶业指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属于身、口、意所在的错误言行及思考,这些都是人之受恶报的直接因素,如果加以除灭,并积极行善业—利生、布施、净行、真实语、正直语、和合语、柔软语、知足离欲、喜乐一心,...

    净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2670230.html
  • 论天台智顗的“文本”概念

    计有六凡四圣类,类众生又各自具有各自之众生界遂成百界,百界众生各有其三世间遂成三百世间,三百世间又具有「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如是,因此一念心起即具三千世界。换言之,一念心起即展开...妙法莲华经》(以下简称《法华经》)为基础,对于汉传佛教而言,《法华经》现存的三译本中,关于法华思想之流传,主要也是根据这部译作而来。关于《法华经》的注疏,在智顗之前重要的作品有竺道生(355-434...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43870240.html
  • 隋唐长安佛教义林与义学风尚

    僧猛传》汴州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释僧粲靡不通经,游学为务,涉历陈、齐、周三国,自号“三国论师”。开皇年间,隋文帝敕补僧粲为“二十五众第一摩诃衍匠”,敕住长安兴善寺和总化寺。僧粲著《大乘论》,...。长安都会,朝宗所依,高僧大德,名流硕学,翕然盛集,穷究佛旨,研精教理,学门若市,义声高邈。隋唐长安释门义僧围绕“涅佛性”、“三论”、《摄大乘论》、《唯识论》、《地经论》、《法华经》、《华严经》等...

    介永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3070346.html
  • 由中台事件之教训—论述戒律与法律的互动关系

    (尼)行为已严重抵触国  家法律时,一般而言,也必然抵触戒律,灵泉寺案即其显例  。其原因在于佛陀制戒的原理之中,原来就有“令未信  者信,已信者令增长”之句,其目的无非为避世讥嫌,使世  人敬信...出家人也不例外。  拙著〈戒律与政治、法律原理之同异〉(注 3),业已  阐述法律与戒律的共同基础,本文则要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  的关系,以及作为僧众而兼国民者,在面对两律法时的基  本态度。  ...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2070403.html